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從神盾艦的設計概念設計交易系統

跨市場,各市場相互影響,資金在不同市場流動,人眼無法關照一切
電腦被普遍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半世紀多裡,各行各業都因為電腦的發明而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在金融操作領域,其實也不例外。這些年,避險基金大量使用程式來套利,交易,作為一個個人操作者,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對手跟我們使用的是不同等級的武器,因些我們也必須擁有更先進的操作工具,在此我以神盾艦為例,列出先進交易工具所必須具備的功能。
已經發展超過十年   愈來愈完備的神盾系統,它的基本精神有幾個:



1.它透過方陣雷達,聲納等等sensor,全面的感知所有外在可能來襲的威脅(操作者應該也有對應的系統可以掌握所有不同商品價格可能波動的交易機會)

2.它透過不同的sensor,去掃瞄來自天上,海面上及海面下的不同威脅。(操作者對不同屬性的商品,也應該有不同的sensor,藍籌股,小型股,成長股,雞蛋股,金融股,營建股,sensor不見得一樣)

3.戰管中心必須能夠同時判斷不同sensor傳來的不同威脅,必須計算威脅的嚴重性,發生的機率以及發生的時點。(操作者需要一套計算所有交易機會的勝率,最大可能獲利及虧損等數據,並且提供操作者一個最佳的操作方案

4.神盾系統在計算後,對應發射不同的武器。(操作者對應不同的sensor,應該有不同的交易方式,有的當沖,有的短線,有的波段,有的buy and hold

簡單的說  神盾系統同時偵察來自不同地方的威脅   然後經過運算後  判斷威脅的大小及時序  通知艦長運用不同的武器來解決威脅
我們做操作的人  其實跟神盾艦的艦長是一樣的  我們在汪汪大海中尋找每一個交易的機會  我們都需要像神盾系統一樣   可以比對手早一步發現機會 
可以對不同的機會計算出勝率 , 潛在的獲利 及風險   然後列出優先順序 ,  並且針對不同的機會,  運用不同的交易策略
有的是當沖的,  有的是 短線的,   有的是長線的
所以並不是 每一個交易策略  都適用每一個商品  適用於期指的  不見得可以用在股票  趨勢交易可以用在大型股  小型股就不見得適用  可以用在金融股的 用在營建股就不見得準  對於一個成交的交易者  不是看到什麼球 我們 都應該 揮大棒  不同的球路  應該要有不同的揮擊方式  有的要拉 有的要推  有的要勾  有的要砍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  一招半式很難長久悠遊於江湖  見招拆招  與時俱進   才能永保安康
所以,我們需要一套跟神盾系統可以相比的交易系統,我們必須學會一套語法,讓我們可以不斷的改進我們的交易策略,讓電腦為我們在操作上做更多的貢獻。


博奕十戒及下注十要

開始用XS寫交易策略挑股票及進出場時點後,交易的機會變多了,這樣交易接近半年,感覺交易策略好不好固然很重要,交易的資金分配,交易的加減碼時機,停損停利的決策也很重要。

剛好先前有朋友傳了台灣賭神戴子郎先生說過的博奕十戒及下注十要

其中有些精神個人覺得對交易者還蠻有用,特別提出來跟大家報告

十戒
 一、量力而賭
   
 二、合法的賭

 三、累、急、憂、生病時不賭
   
 四、不懂的不賭
   
 五、氣氛不對不賭
失去了冷靜的理智,起了鬥氣之心,是跟錢過不去。

 六、勝算太低的不賭
進場前估一下心目中的下檔風險及上檔目標報酬率  

 七、醉時不賭
   
 八、精神不佳不賭
 
 九、輸時不怨
   
 十、堅守「下注十要」
  好的資金管理,不保證會贏,但輸家多半沒有好的資金管理。

下注十要

  一、堅守底線
  預定輸多少,輸到了底線就該停止 

  二、分配賭本
   
  三、嚴守分配,節制輸贏
   
  四、一次最多賭賭本的3%
   
  五、贏時加碼
   
  六、鎖住部分贏利
   
  七、連輸時不加碼
   
  八、連輸六、七次換桌,連輸兩手換場子
   
  九、賭兩種以上
   
  十、堅守「博弈十誡」

戴先生是我以前老同事的親兄弟,很年輕就當上券商總經理,但在大崩盤時,虧的很慘,後來靠著精湛的賭技,東山再起。

他是真的靠管理風險及機率而重返榮耀的第一人,他的這些rule,我輸錢時總會咀嚼再三,每一次,都有一些體會。

不同階段市場的資金管理

作為操作者,能預測得到大盤會往那個方向走是很好,但像我這種魯肉腳,猜錯的機率比猜對的高,所以我用兩條移動平均線幫我忙,把大盤分成六個階段,請參見附圖。 



這種分法我也是學來的,我的作法有點像倒金字塔,在recover階段時我就開始把持股比例拉到五成以上,到了accumulation的階段持股就超過八成,進到buillish階段差不多就開始短線應對了。
等到一出現warning,我的持股會砍到五成以下,到了distribution,我的持股會在兩成以下,但到了bullish,我就會開始找超跌的價值型股票了。 以上是我的作法,這個作法讓我自1990以來的每一次股災,頂多斷一條手臂,還沒有一次被抬出去的,甚至有好多次都是全身而退。
另外這邊有個心得順便交待一下,我發現如果50日線與200日線很接近時,這時股價如果一舉突破或跌破兩條均線時,持股比例的調整動作要很果決,因為可能是大行情要來了。

技術分析要找的六個答案

當我們在預測一檔商品的未來價格走勢時,就像附圖那樣,我們其實在尋找六個答案。
1.趨勢。也就是方向。
2.動能。也就是速度或是趨勢的斜率。
3.量能。也就是跑一公里需要多少油。
4.震盪。也就是有沒有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
5.循環。也就是現在是處於那個大循環的架構裡。
6.多空均勢。反轉必須是多空均勢發生結構性改變。




我們透過各種指標,其實在找的是這六個答案,答案找對了,就知道股價現在處於什麼位置,要挑波段操作的股票,我們會挑那些上漲趨勢確立,動能逐漸在加速中,量能在緩步增加,短線尚未急漲,股價處於大循環的谷底揚昇區且多頭氣勢正逐漸壓過空頭的股票。
如果我們要放空,我們在找的剛好就是反過來的股票。
這六個答案都找齊了,出來的答案勝率會比較高,這六個答案相互抵銷的,就不見得是很好的交易時點。

只用一兩種指標,策略很乾脆,但常會有OVER Trading的情況,六個面象都面面俱到才交易,壞處是交易機會少很多,但XS可以一次WATCH那麼多商品,總會找到交易機會的。

所以,我的朋友,試試看唄,把你用的指標分類一下,看看您是否太多集中在只看一個面象了。

不同的策略用在不同的族群

用XS的腳本來操作也已經兩個多月,差不多是該交心得報告的時候
這兩個多月,指數表現的並不好,操作的績效還行,有幾檔走的還算穩健的股票,透過盤中的腳本都有抓到,後來再配合短線及波段的腳本去操作,感覺就不會被輕易給洗掉,比較落漆的是,買了一些曇花一現股,手腳不夠快,看它上企也看它下來,最後都是停損出場。回頭仔細去檢視這些股票,歸納了一個結論~ 股票分類的方式要改變。

老話一句,沒有一套策略可以行諸四海階準。
什麼股票就得用什麼策略。

但這裡的分類不是根據產業分類,而是根據不同的股性。

怎麼分呢? 以下是我這兩個多月被巴過的,我自己重新的分類,各位老大不見得要照單全收,不過加減參考囉。

1. 一代拳王。這種股票跌深後的反彈最容易中彈,除非是長期打底後所構築的堅實底部,否則每一次的價量齊揚都只能以反彈視之。
2. 時勢造英雄。這類股票就是所謂的熱門產業股,以往的主機板,PCB,LED,LCD,太陽能,都曾經是這種股票,用盤中量價的腳本去掃瞄這類的股票,常會掃到這類股票的二哥,三哥,其價量的脫穎而出,往往不是因為本身的因素,而是因為大哥表現好所帶動,這時候要仔細分辨,否則大哥一走弱,二哥三哥會跌的莫名其妙。
3. 二世祖。這類股是指那些企業家第二代正式掌權的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吸引了比以往更多的法人關注,股性也會改變,因為在線型上出現一些買進訊號,但如果量價的變化是因為這樣的因素而造成,操作上就必須有隨時落跑的心理準備,畢竟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旦人氣消退時,就要很小心了。
4. 夕陽西下。這種股票指的是那些市場已經很成熟,不會再有成長的企業,這種股票跟第一種一樣,千萬別把反彈當起漲。

談完被巴的股票,大家一定會問,那應該掃瞄什麼樣的股票呢?
我也列出幾種給大家參考
1. 成熟市場的第一名。
2. 成長市場的第一名。
3. 台灣第一,問鼎中原。
4. 有了新成長動力的電子股。

以上這四類公司如果出現價量異常,往往代表的是另一波多頭走勢的開始。

放空四原則

我個人過往放空的經驗裡,整理下來,有四個大原則
1.除權後再放,沒有強制回補的壓力。

所以股東會前不空,有權值待除的不空。

2.只放大股東也站在賣方的。

大股東何時會站在賣方呢? 通常是股價遠高於其成本且股價遠遠被高估且未來企業成長幅度已有限。

3.只放未來消息面不會更好的。

月營收,產品價格,季報及外資券商評等是四個常見的消息,這個原則是要空那些接下來營收,產品售價,季盈餘都會每況愈下的公司,通常這種公司也會被降低評等。

4.放溫水煮青蛙的。

行業被新科技慢慢替代的公司比較適合長空。

例如觸控取代了手機按鍵,TFT取代TN螢幕,LCD取代CRT,LED燈泡可能取代傳統照明,平板部份取代NB,智慧型手機可能取代功能性手機(如果價格再下滑),連網電視可能取代機上盒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放空四原則。

交易沒有標準答案

最近盤不錯,我卻一直在介紹賣出訊號,有點不合時宜,所以賣出訊號的介紹,暫時先到這邊告一段落,接下來準備跟大家介紹買進訊號。

但在開始介紹之前,有個觀念想跟大家溝通,剛好網路上有個小故事,跟我想說的很貼近,所以,先請大家看一下這故事。



二次大戰時,美國軍方委託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學家J. P. Guilford(桂爾福)研發一套心理測驗,來挑選飛行員。

結果很慘,通過這套測驗的飛行員,訓練時成績很好,一上戰場,三兩 下就被擊落,死亡率高到來不及補新人。

桂爾福檢討問題,他請沒被打死的老鳥一起來挑飛行員
第一個菜鳥進來,老鳥問他:
『如果德國人發現你的飛機,開始發射高射砲,你怎麼辦?』

『把飛機飛到更高的高度。』
『你怎麼知道的?』
『作戰手冊上寫的,這是標準答案。

進來的第二個菜鳥。老鳥問了同樣的問題
菜鳥說:
『找片雲,躲進去。』
『是嗎?如果沒有雲呢?』
『向下俯衝,跟他們拼了!』
『你找死啊?』
『那搖擺機身呢?』
『是你開飛機還是我開?書,你都沒看?』
『長官,你說的是作戰手冊嗎?』
『對,難道叫你看《靈犬萊西》?』
『作戰手冊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記不清。長官,我愛開飛機,我要替美國開飛機。但讀書對我像讀食譜。』
『什麼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還會幫我老媽烤蘋果派。
但要我像食譜那樣講出
1、2、3,我就搞不懂了。』

等菜鳥走出門,老鳥跟桂爾福說,我會挑第二個。
『為什麼?』
第一個答的是標準答案,把飛機的高度拉高,讓敵人的高射炮打不到你。但是,德國人是笨蛋嗎?我們知道的標準答案,他們也知道

所以德軍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誘你把飛機拉高,然後他真正的火網就在高處等著你。

第二個傢伙, 碰到麻煩,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方法越多,活命的機會就越大,像我這種打過很多仗沒死的,最清楚,戰場上發生的事,作戰手冊都沒有 ,作戰都靠背書,那你只能戰死。

對於交易,我一直在強調一件事,那就是針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時空,你一定要有不同的策略,策略源自於你對多空雙方的理解與想像,策略源自於你對市場交易痕跡的判讀,策略源自於你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於是,沒有一直在賺錢的腳本,也沒有一個腳本用到所有商品都適用,腳本能幫你的,是讓你很快的改出最適合當下的腳本,是讓你加一行,加個條件,快速的完成你的新想法

當您拿到一個腳本,學到一個指標,你得了解它背後的邏輯和道理,小型股用短天期RSI ,高檔可能一直鈍化,大型股過高點後拉回測試的機率很高,這些都是有道理的,這些道理不是放諸所有商品都適用,作為交易者,腳本是提醒您多空對峙中所可能洐生的交易機會,但可不可以交易,很多情況不是單純從個股的價量結構就可以判斷得出來,我們必須隨機應變,所以看到腳本,是透過電腦尋找市場各種交易徵兆的起點,

但,

千萬別把腳本範例當標準答案,交易,沒有標準答案。